|
|
大十字的來歷: 在貴陽住上三天的外地人都知道大十字,但貴陽的十字路口那么多,為什么偏偏把那個位置稱為大十字?必須清楚一點,大凡一個城市被稱呼為大十字的地方,往往都是這個城市南北線與東西線的交叉點。以前,貴陽有九個城門,四個正大門分別是老東門、大南門、大西門、北門,現(xiàn)在除“北門”沒人用之外,其它三個門仍作為地名使用。那時的北門就在今天中華中路接噴水池處,馳宇大廈樓下。以四大門中的北門對大南門為經(jīng)線,老東門對大西門為緯線,交叉點就稱為大十字。還有種說法,說是以貴山對富水為豎軸線,以大西門到老東門之間為橫軸線,交叉點稱為大十字。無論怎么說,大十字不是新地名,早在明朝時就有,距今已有六百年的歷史了。
蟠桃宮 說起蟠桃,大家都知道《西游記》中有個王母娘娘,她在天上主管的工作除了請客吃飯之外,她還辦有一個桃園,種了很多蟠桃,三千年一熟的,人吃了成仙;六千年一熟的,人吃了不老;九千年一熟的,人吃了與天地齊壽。但王母娘娘在人間不是管蟠園桃,而是百姓的婚姻大事、生兒育女,所以老百姓一有類似的需求,就會去拜她。1919年,貴陽仙人洞的一位道士,四處募捐,然后在今天蟠桃宮的那個位置,修建蟠桃宮,里面供奉王母娘娘,房子不大,但名氣很大,當時的老百姓經(jīng)常去拜神求事,每年的三月初三,蟠桃宮里的香火旺盛。解放后,因年久失修,無人管理,逐漸破敗消失,但蟠桃宮作為地名使用留了下來。 紫林庵:清朝初期,來貴陽經(jīng)商、工作、避難的人逐漸增多,他們大都會自發(fā)成立“同鄉(xiāng)組織”,一般叫某某會館。那時,從大西門到紫林庵都是良田、土地,這一大片全是湖南人成立的“湖南會館”的資產(chǎn),不僅如此,他們還在現(xiàn)在省計委會的側(cè)后面,修建了一個“多功能建筑”,一是供文人游玩,二是供奉觀音菩薩,三是祭祀屈原,旁邊還有一個花神祠,一個法云寺,總命名為“紫林(靈)庵”。這里是湖南人的世外桃源,也是他們的文化宮、俱樂部、殯儀館,諸如游藝活動、公共祭祀、家庭喪事等都會在這里舉行。從上個世紀二十年代開始,修路、造房,使幽靜的紫林庵建筑群,逐漸消失在貴陽人的眼中。 紀念塔:為紀念在抗日戰(zhàn)爭中犧牲的貴州將士,在現(xiàn)新華路、神奇路、市南路的交會處,修建紀念碑而得名。
都司路及九門: 老貴陽的城門,除了上面說的四個之外,還有次南門、威清門、六廣門、洪邊門、新東門,這幾個名字現(xiàn)在都還在使用。次南門、新東門是以方位來取名,其余三個是以通往的地方來命名。威清門通往威清衛(wèi),所謂“衛(wèi)”,就是明朝設(shè)置的“農(nóng)墾部隊”,平時可以種地、訓練,保衛(wèi)一方,打仗的時候調(diào)出來就可以用,類似于建國初期的新疆建設(shè)兵團。一個“衛(wèi)”,相當于一個營級單位,當時在清鎮(zhèn)設(shè)得有兩個“衛(wèi)”,一個威清衛(wèi),一個叫鎮(zhèn)西衛(wèi),威清衛(wèi)就在今天的清鎮(zhèn)市,鎮(zhèn)西衛(wèi)就是今天的衛(wèi)城。后來取“威清衛(wèi)”的“清”,取“鎮(zhèn)西衛(wèi)”的“鎮(zhèn)”定名“清鎮(zhèn)”。六廣門通往六廣鎮(zhèn),在現(xiàn)在的修文縣,那里有出名的六廣河。洪(紅)邊門通往現(xiàn)在的開陽縣,過去開陽縣稱為洪邊十二馬頭。說到十二馬頭,還是離不開明皇帝朱元璋,當時他封了一個姓宋的人做開陽的“土皇帝”,宋家把其所管轄的土地分為12個行政區(qū),每一行政區(qū)稱為一個“馬頭”,有點像現(xiàn)在的“鄉(xiāng)”,每個“馬頭”管轄十幾個村寨。在開陽縣的禾豐鄉(xiāng),現(xiàn)在還有保存得比較完好的馬頭寨,已被列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。 明皇帝朱元璋對如何管理好國家很有研究,他實行的是軍隊獨立、司法獨立、行政獨立,那時和現(xiàn)在一樣,每個省都設(shè)立一個“省軍區(qū)”,當時的“省軍區(qū)”叫“都指揮史司”,簡稱“都司”,明皇帝的“省軍區(qū)”,就設(shè)在今天的都司路監(jiān)獄局附近,人們把這個“省軍區(qū)”大道,簡稱為“都司路”。 |
回答者:gzadmin (級別:) 日期:2012/11/29 15:21:46 |
贊成[0] ┆ 反對[0] ┆ 評論![]() |